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,颈椎病已成为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,而由其引发的头晕症状更是让许多患者困扰不已。头晕不仅影响日常生活,还可能对工作和学习造成严重干扰。那么,是否真的存在 “一招就解决” 颈椎病头晕的方法呢?答案是相对的,不同个体情况存在差异,不过确实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了解。
颈椎病头晕的成因剖析
颈椎病导致头晕,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。其一,椎动脉型颈椎病较为常见,当颈椎发生病变,如骨质增生、椎间盘突出等,会压迫椎动脉,导致椎动脉狭窄或扭曲,使脑部供血不足,进而引发头晕。其二,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也可能引起头晕。颈椎病变刺激颈部交感神经,使其功能紊乱,影响到心血管系统和脑血管的调节功能,导致头晕、眩晕等症状。此外,颈部肌肉长期紧张,会影响颈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,也可能加重头晕的表现。
一招缓解头晕之颈部拉伸复位法
这里所说的 “一招”—— 颈部拉伸复位法,对部分因颈椎关节错位、肌肉紧张导致椎动脉受压或神经受刺激引起头晕的患者效果显著。但在进行操作前,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或康复治疗师,确保自身状况适合该方法,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。
操作步骤
准备姿势:患者选择一个高度合适、稳定且舒适的椅子坐下,背部挺直,双脚平放在地面,双手自然下垂。
头部侧屈拉伸:将右手放在头顶右侧,轻轻用力将头部向右侧拉伸,感受颈部左侧肌肉被拉长,保持这个姿势 15 - 30 秒。在此过程中,要注意呼吸均匀,不要憋气。然后换左侧进行同样操作,即左手放在头顶左侧,将头部向左侧拉伸。
头部旋转拉伸:缓慢将头部向一侧旋转,转到最大限度时保持 15 - 30 秒,再转向另一侧进行相同操作。注意旋转时动作要平稳、缓慢,避免快速转动头部。
颈椎牵引拉伸:双手十指交叉,放在颈后部,用双手的力量将头部向上轻轻牵引,同时头部适当向下用力抵抗,形成对抗牵引的力量,保持 15 - 30 秒。在牵引过程中,要根据自身的耐受程度调整力量大小,避免过度用力。
原理阐述
通过这一系列的颈部拉伸动作,首先可以放松紧张的颈部肌肉。肌肉放松后,对颈椎的异常牵拉作用减弱,有助于改善颈椎的生理曲度,减轻对椎动脉和神经的压迫。其次,适当的牵引拉伸能够拉开椎间隙,减轻椎间盘对周围组织的压力,进一步缓解椎动脉的受压情况,改善脑部供血,从而缓解头晕症状。同时,颈部的活动和拉伸还可以刺激颈部的本体感受器,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,改善交感神经的兴奋性,对头晕症状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。
注意事项
症状加重立即停止:在进行颈部拉伸复位法时,如果头晕症状没有缓解反而加重,或者出现了疼痛、麻木等其他不适症状,应立即停止操作,并及时就医。这可能是由于操作不当或病情较为复杂,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诊断。
避免过度用力:在拉伸过程中,要依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耐受程度控制力度。过度用力可能导致肌肉拉伤、颈椎损伤等不良后果。尤其是对于老年人、骨质较疏松者或颈椎病变较为严重的患者,更要谨慎操作。
长期坚持与综合治疗:虽然颈部拉伸复位法可能在短期内缓解头晕症状,但要想从根本上改善颈椎病,还需要长期坚持。同时,应结合其他治疗方法,如物理治疗(热敷、按摩、针灸等)、药物治疗(非甾体抗炎药、神经营养药物等)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颈部保健,如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、避免长时间低头等。只有综合治疗,才能更好地控制颈椎病的发展,减少头晕等症状的发作。
其他辅助治疗方法
物理治疗
热敷: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对颈部进行热敷,每次 15 - 20 分钟,每天 3 - 4 次。热敷可以促进颈部血液循环,缓解肌肉紧张,减轻头晕症状。
按摩推拿:由专业的按摩师或康复治疗师进行颈部按摩推拿,通过手法放松肌肉、调整颈椎关节位置,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。但按摩推拿需注意手法的准确性和力度的适宜性,避免造成损伤。
药物治疗
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药物:如银杏叶提取物等,能够扩张血管,增加脑部供血,缓解头晕。一般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口服。
止晕药物:在头晕症状较为严重时,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止晕药物,如甲磺酸倍他司汀片,它可以改善内耳循环,减轻头晕、眩晕等症状。
生活习惯调整
保持正确姿势:无论是坐姿还是站姿,都要保持脊柱的自然生理曲度。工作时,调整电脑屏幕高度,使其与眼睛平视,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伏案工作。
选择合适枕头:睡眠时,选择高度和硬度合适的枕头。一般来说,枕头高度以一拳左右为宜,材质应具有一定的支撑性,能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。
总之,虽然不存在对所有颈椎病头晕患者都能 “一招就解决” 的绝对方法,但颈部拉伸复位法结合其他辅助治疗手段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,能够有效缓解大多数患者的头晕症状,并改善颈椎病的整体状况。如果您正饱受颈椎病头晕的困扰,建议及时就医,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。